走进东成镇流坡村,一块块蓝色多晶硅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亮光,一株株三角梅随风摇曳,一条条道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曾经落后贫穷的小山村如今正迸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切的改变,正是缘于村民口中的“陈书记”。
从海南二中院到东成镇流坡村委会,从司法警察到“第一书记”,陈铖干得有声有色,很多贫困户对他有了真感情:“真希望他能在村里再多干几年。”
抓党建 聚合力
2017年2月,陈铖被选派到流坡村委会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这位“第一书记”,通过一次次入户走访、一件件惠民实事,“驻”进了村民的心里。
“我是外地人,我来之前在咱们村没有亲人,也没有一个朋友,所以在工作中我决不会徇私舞弊、偏袒某一个人,我所做的工作都是为全村而做。”陈铖第一次在村民会议上郑重地向村民表态。
驻村期间,陈铖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他多次与村“两委”干部谈心谈话,大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时突出抓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引导村干部照章理事、依法履职。
2017年以来,陈铖在本单位的支持下,引入10多万元资金用于该村党建办公室改建、完善村委会办公环境等。“这是我们入党几十年来,参加的最正规的一次组织生活。”在第一次使用改建后的党员活动室后,几位老党员握着陈铖的手激动地说。
抓产业 促增收
“作为‘领头雁’,村党支部委员眼界必须开阔,致富本领必须扎实。”陈铖说。2017年6月,他组织村党支部委员前往三亚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抱前村委会参观基层党建工作,学习取经。
学成归来的他们结合本村实际,决定利用海南光照时间长这一天然优势,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在陈铖和村干部的大力推动下,村委会办公楼楼顶搭起了光伏发电板。该项目预期收益可达20年,成为一项为贫困户提供长期增收的“造血”产业。
此外,还在流坡村和灵山村建起了60余亩的三角梅示范基地。“原先我们采用政府搭线出政策,公司提供种苗和收购,贫困户种植和管理的模式,今年,为了更加科学地管理基地,村委会决定将三角梅全部托管给公司种植,贫困户只负责日常浇水养护。”陈铖说,贫困户现在按月领取工资,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2017年,流坡村委会已有17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办实事 换新貌
如今,流坡村委会旁的公路修通硬化了;村里建起了6个篮球场,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陈铖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惠民工程,目前,村村通道路建设全部完成,农村生产用水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有效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用水灌溉难等问题。
陈铖的付出,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是没有陈书记,村里不可能有这么大变化,说不准我们现在还住着破瓦房呢。”村民李有德说。
先解急困,再谋长远。陈铖表示,“第一书记”驻村不能仅仅满足于为村民解决一两件烦心事,而应立足发展,为村民谋长远利益。下一步,他准备与村干部一起在精准扶贫、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展开工作,争取为村民做更多实事、好事。
来 源:《今日儋州》
撰 稿:陈永强 符武月